以史为鉴,筑梦前行 | |||||
| |||||
当灯光渐暗,《南京照相馆》的故事在大银幕上缓缓铺陈开来,将我拽回了1937年那座被战火与鲜血浸透的南京城。走出影院许久,影片画面仍在脑海中不断回放,心情久久无法平静。这次党日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,更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手中这份平凡工作的意义——安全环保部的资料收集、整理与归档,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“守护防线”? 作为项目安全环保部的一名资料员,我的日常工作是用严谨与细致为项目的安全防线筑牢根基。这些看似平凡的资料,实则是项目安全运营的“生命线”——每一份安全技术交底、每一张隐患整改闭环单,都是对施工过程的真实追溯,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依据。而《南京照相馆》中,那些藏在底片里的真相,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:资料从来不是冰冷的文字与数字,而是承载责任与真相的载体。就像影片里的百姓在照相馆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庇护、坚守希望,安全环保部详实的资料为风险防控提供依据、为安全生产筑牢屏障、为员工安全保驾护航。这些工作不仅关乎项目的平稳运营,更关乎每一位一线员工的生命安全。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尤为动容:众人在照相馆躲避危险时,小姑娘说自己的弟弟还这么小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,老金便用照相馆的幕布,展示出各地的名胜风景,从北京故宫到杭州西湖,从武汉黄鹤楼到万里长城。大家一起念着这些地名,眼中闪烁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。那一刻,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,即使身处黑暗,这份情怀也从未熄灭。这让我想起施工现场的一幕幕场景:同事们衣衫被汗水浸透,仍一丝不苟地排查安全隐患,仔细核对安全设施台账;暴雨倾盆时,豆大的雨点砸在身上,他们手持照明设备,在泥泞中艰难跋涉,认真检查环保设备运行记录,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。我们的付出,正如影片中人们对家国的眷恋,都是为了让脚下的土地更安全、更美好。 和平年代的我们,更应铭记历史、传承精神。作为安全环保部资料员,我将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份资料,让数据成为安全的“证人”;以更协作的精神与同事并肩,让团队成为风险的“防线”。相信无数平凡岗位的坚守,终将汇聚成项目安全发展的坚实力量,以万家安宁告慰历史。 走出影院,街头车水马龙、工地塔吊林立。这安宁生产的景象,恰似电影片尾珍贵的“彩蛋”,是无数先辈浴血奋战、当代建设者守护责任的结晶。我愿化身项目安全防线中的“基石”,以一本本档案、一组组数据为盾,默默守护着生产的安全,助力企业绿色发展,书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“守护篇章”。 | ||||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