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人说】在梅山的风里,埋下生长的根

日期:2025-08-05 来源:梅山灌区项目 作者:谌文昊 字号:[ ]

离开校园的行李箱还带着新书的油墨香,转眼就被梅山灌区大坝的风掀开了另一页。这几天像踩在云里,又像落进了实实在在的生活里——新生见面会上,前辈们笑着说“慢慢来”,可他们转身走向工地的背影,分明带着一股不容懈怠的劲儿;安全教育培训时,屏幕上的警示语红得刺眼,才惊觉“安全”不是试卷上的选择题,是每天睁开眼就要绷紧的弦。

第一次跟着去看左坝肩,远远望着机器在坡上移动,像玩具又透着撼人的力量。风里裹着草和石头的气息,跟图书馆里的安静完全是两个世界。导流隧洞里黑黢黢的,站在洞口能听见里面隐约的声响,脚下的土是湿的,踩上去会陷进半只鞋,前辈说“以后这里会淌过千万吨水”,我望着那深邃的洞口,突然觉得手里的笔轻飘飘的,原来我们要做的,是让不可能在土地里长出形状。

财务课上的报表数字、设备清单上的陌生名字、技术培训里绕口的术语……好多东西还像一团乱麻,可每天清晨被工地上的声音叫醒时,心里总有种奇怪的踏实。食堂里的粥冒着热气,前辈们聊起工程进度时眼里的光,还有傍晚收工时天边的晚霞,都在告诉我:这里的日子,是带着温度和重量的。

初入工程的我还有太多短板,理论和现场的衔接要一步步磨,专业技能要实打实练。往后,我会把每一次培训都当成补课,把前辈的叮嘱记在本子里更刻在心里;会多跑现场少待办公室,拿着图纸对照实物一点点认,遇到不懂的就追着问到底,不怕露怯就怕含糊;会把“安全”二字融进每个动作里,上工前检查设备,操作时守着规程,不凭侥幸不图省事;更会学着把眼光放得长远些,不光盯着自己手头的活,也留心项目怎么运转、团队怎么协作,让自己跟着大坝的进度一起成长,从能上手到能扛事。  

这座大坝会记得吧?记得有个愣头青,曾在这里被风呛得咳嗽,被雨浇得发抖,却在某个清晨,看着第一缕阳光爬过坝顶时,偷偷红了眼眶。往后的日子,我想把自己种在这里,让汗水渗进土里,让脚印留在路上,等这座大坝真正站起来的那天,我能骄傲地说:我也曾是托举它的一分子。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